歐盟化學品管理新制度(REACH法規)的主要內容:
20世紀60年代,歐盟開始著手對化學品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管理。1967、1976、1979、1988、1993年,歐盟委員會先后發布了 67/548/EC號指令、76/769/EC號指令、79/831/EC號指令、88/379/EEC號指令、793/93/EEC號條例等,從詳細規定了化學品的分類、標簽要求和相關測試方法開始,一直到要求對1981年前上市的化學品進行風險評估,建立了化學品的管理制度。
歐盟于2003年5月15日就《未來化學品新政策》白皮書向全社會發布征求意見函,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遭到歐盟內外的猛烈抨擊,據稱不僅收到6,000多份批評意見,而且德國、法國和英國的*****聯名寫信反對。面對全球普遍反對意見,歐盟不得不于同年10月29日對化學品REACH 法規議案進行修改,形成了COM(2003)644稿。我國化工業以及相關行業對議案仍然存在很大的疑問,特別是注冊企業資格和檢測機構等的限定顯示明顯的不公平性。
歐盟化學品管理新體系被稱為REACH制度,它是一個化學品注冊、評估和許可制度,管理生產商、進口商應提交的數據和信息;危險及風險評估方法;上下游產業的舉證責任等。它將取代歐盟現有的40多項有關化學品的指令和法規,該法規不僅適用于化學品,而且也適用于紡織、皮革等下游產品,它是一個涉及面很廣、會影響市場競爭格局的法規。
其主要內容有:**,注冊(Registration)。對現在廣泛使用和新發明的化學品,只要是產量或一次進口量超過1噸,其生產商或進口商均需向REACH中央數據庫提交此化學品的相關信息。**,評估(Evaluation)。主管機構認真評價所有產量超過100噸的化學品的注冊信息,特殊情況下,也包括產量較少的化學品。第三,許可(Authorization)。對應引起極大關注的物質或其成分,如致癌、誘導基因突變或對生殖有害的化學物質,政府主管機構應對其按某一用途的使用方法給予具體授權。
其中,注冊部分*為重要,對于1噸以上的新物質(1981年以后),新法規生效后60天,生產商、進口商要完成注冊。對于現有物質(1981年以后),法規規定:產量為1,000噸以上的化學品和任何超過1噸的致癌物質或誘導基因突變的物質,必須于REACH生效3年內完成注冊;產量100- 1,000噸的,于REACH生效后6年內完成注冊;1-100噸的,應于11年內完成注冊。其成本對化學品生產商、進口商是非常巨大的。新法規所引起的成本以注冊成本費用為主,產量為1-10噸的化學品的注冊費用估計為3萬歐元,10-100噸為15-35萬歐元,100-1,000噸的為40-85萬歐元,超過1,000噸的約為40-100萬歐元。
REACH法規對世界化工市場的影響:
歐盟化學品REACH法規通過一套新的管理制度,對進入歐盟市場的化學品要求進行注冊、評估和許可。它以經濟、社會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為己任,有利于實現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等,但是它對歐盟以外的各國和地區的貿易來說,提高了進入歐盟市場的門檻,是一道新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1、REACH法規進一步加快歐盟一體化進程。
對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化學品進口多出口少。但歐盟化學品的進口量和出口量都非常大。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資料,歐盟化學品出口和進口占全球的 50%左右,對全球化學品的生產和銷售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同時,歐盟一體化進程非常明顯,據統計,歐盟區域內的出口、進口量占歐盟總出口及總進口量的 60%左右。歐盟東擴之后,歐盟共有25個成員國,REACH制度有助于歐盟加快一體化進程。
2、有利于維護歐盟化學品的競爭優勢,不利于國外化學品進入歐盟市場
在化學品的生產和制造方面,發達國家有較強的競爭優勢,而發展中國家處于不利地位?;瘜W工業是歐洲的重要制造業,約有25,000家企業。 2002年歐盟化學品產值達到3,600億歐元,占全球化學品產值的8%,對歐盟GDP的貢獻約為2.4%。除幾家主要的跨國公司外,大部分是雇員不超過 500人的中小企業。歐盟采用REACH管理制度,提高國外企業在歐盟的投資、銷售成本,即使美國的跨國公司也不可幸免。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歐盟化學品的競爭將越來越處于有利的地位。
歐盟化學品管理新制度的措施大大提高了市場準入的成本。上面已經提到,按REACH法規的規定,每一種化學物質光注冊費就需要數十萬歐元。這些費用對化工企業特別是歐盟以外的企業是一個極大的負擔,這么高的市場準入門檻不利于歐盟以外的化學品進入歐盟市場。
REACH法規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在化學品的研制、生產和使用量等方面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點從貿易額就可以看出,中國對歐洲的化工貿易額為100億美元,而歐洲和美國之間的化學品貿易額達到700多億美元。
目前,中國化工企業大多數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產品附加值和利潤都較低?;瘜W原料和制造業的從業人數和產值在28個制造業中都居第三位,而成本費用利潤率列第18位,工業增加值率列第22位。由于歷史形成的國際分工,中國生產的化工產品中危險化學品量大、面廣、種類繁多。中國出口化工產品以低擋產品為主,進口則以**為主。REACH法規給我國化工行業帶來巨大的考驗。2003年,我國出口歐盟超過1,000噸的化學品有53個稅號,超過100噸的有203個稅號,超過10噸的有230個稅號。由此可以看出,歐盟化學品新政策一旦實施,中國至少將會有近500種出口歐盟的化學品面臨REACH法規的考驗,因為出口成本將明顯增加。
我國出口歐盟的化工產品以塑料、橡膠、有機和無機化學原材料為主。從REACH法規的規定來看,它對有機化工產品的出口影響可能會更大,因為它對有機化學產品有更多的限制,而2003年中國出口至歐盟的有機化學原料占中國出口歐盟化工產品總額的24.3%,僅次于橡膠產品。
同時,REACH法規所涉及的不僅僅是化學品的生產商,還囊括了進口商、下游產業等多個領域。我國在與歐盟的化工產品貿易中有50億美元的逆差,而且多數是依賴程度較高的不可替代產品。歐盟化學品生產商或出口企業無疑會將巨額檢測費用轉嫁給下游企業,這對中國化工進口企業來說將增加成本。這樣整個化工行業的利潤格局將被打破:一方面會造成我國進口化學品成本的上升,并轉嫁給下游企業,引起化學品下游企業產品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處于下游的相關出口產品將被要求提供必要的檢測證明,從而增加企業的支出,其產品很可能因缺乏價格競爭而被歐盟市場拒之門外,這包括廣泛應用化學品的紡織、服裝、鞋、玩具、家具等等。同時,還會引起眾多的人員失業,據初步估計,目前我國化學品進出口企業約有3萬余家,按歐盟標準95%是中小型企業,約有100萬員工,該法規可能會導致20萬人失業。